商用车诊修服务商“瑞修得”获1500万元Pre-A轮融资+ 查看更多
商用车诊修服务商“瑞修得”获1500万元Pre-A轮融资
+ 查看更多
亿欧汽车2019年3月19日消息,商用车企业诊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瑞修得”宣布已于2019年1月完成1500万元Pre-A轮融资。瑞修得创始人李留海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1.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2.智能诊修服务体系升级;3.加强市场营销及平台搭建。
据亿欧汽车了解,瑞修得成立于2014年9月,能够为商用车整车厂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故障诊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其希望通过上下游联动、跨车系整合、车联网融合和智能诊修等云管端开放技术帮助合作伙伴及用户提升故障诊修效率和准确率,降低维修成本。

拥有超20年ICT和互联网经验,闯入商用车后维修服务市场
瑞修得创始人李留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拥有超过20年ICT和互联网相关经验,以及大型技术研发团队管理经验;是早期电信“九七”工程软件架构设计和实施核心成员,长期从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广核、广东广电等客户的资产、网络、BI和财务管理系统的业务规划和IT咨询。
在谈到为什么从商用车切入车后服务时,李留海认为:在大市场环境下,商用车厂商的净利润率低,而质保期内的维修服务成本却高达收入的1.5%-3%,商用车厂商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整个行业主要存在三大痛点:
1.商用车经常重载且长途运营,耗损严重,容易频繁产生故障,但异地维修难;2.商用车后市场领域的维修服务体系处于混乱且分散阶段,资源相对分散,行业效率低;3.受排放升级影响,商用车近几年电控化提速加快,电气电控类故障越来越多,诊断维修技术远远落后。维修时换件测试率高,易产生误判,相关错件率高达30%-40%。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商用车体量已经逼近4000万辆,每年维修保养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瑞修得认为商用车维修市场亟待提升行业效率,释放科技红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让李留海看到了商用车后市场的机会,创业之初,瑞修得便深耕商用车维修市场,希望通过技术解决行业难题,为车厂及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于是,2014年9月,广州瑞修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主打B端服务,向C端用户延伸,提高商用车后市场维修服务效率
据亿欧汽车了解,商用车后市场同乘用车后市场相比,在服务站、客户需求、维修保养对应的规则方面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市场切入角度时,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其中,部分企业选择从配件供应链切入,部分企业选择从维修连锁切入。而瑞修得选择从诊修技术切入商用车后市场。
据李留海介绍,瑞修得业务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
1. 为商用车整车厂、零配件厂商提供智能诊修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SaaS+硬件服务帮助企业搭建智能诊修平台,提升企业诊修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数据化;
2.通过与校企合作培养技师团队,为维修服务站提供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将云管端系统收集的数据应用于教学,为准毕业生提供强化案例教学;
3. 提供诊修技术服务:①将厂家分散在各处的诊修技术资源整合至云端,综合应用于维修问题的解决。②. 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基于SaaS的整体解决方案,方便企业托管运营;③. 面向C端用户保修期外的维修诉求,帮助车主匹配维修服务,监督服务流程,提升维修透明度; 帮助B端客户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李留海透露,截至目前:瑞修得主要合作客户包括上汽、江淮、东风、玉柴等10余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技术方面,已经全部兼容博世、德尔福等主流技术平台;在合作服务站方面,已经实现1万家的覆盖,注册技师达到3万人。
另外,李留海介绍,瑞修得整个架构全部云化部署,支持"实时升级"、"专家远程技术支持“、”远程刷写及专家会诊“等功能,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维修效率,降低差旅费用。在硬件方面,瑞修得通过智能诊修仪辅助判断、知识智推等技术手段降低诊修技术门槛、赋能维修技师,使诊断维修过程“傻瓜化”,最终实现提升人力效率的目标。
商用车后市场面临新的挑战,需以大数据思维+AI技术赋能行业
众所周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推行,整个汽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对于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四化起步偏晚;国VI技术排放要求更高,后处理技术路线更为复杂,产品开发周期短且成熟性低,对后市场的挑战更大。对此,李留海认为,在新的行业挑战下,企业需要建设网络服务技术体系,应用数据智能诊断技术,以大数据思维和AI技术赋能行业,才能提高诊修效率,解决行业难题。
李留海透露,未来瑞修得将基于积累的大数据和AI技术,进一步实现“诊、断分离”与“诊、修分离”的诊修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将智能诊修服务应用于全行业,并为配件仓储运输、商用车保险及金融服务、二手车交易等提供数据支持,助力全行业效率提升。
文章来源:转载
日期:2020-01-20